疫情關係,屹立北角40年的上海僑冠理髮店要關閉了。
香港最大型的傳統上海理髮店,非北角渣華道上海僑冠理髮店莫屬。去年因為做北角社區計劃的緣故,需要走訪北角不少老店做資料搜集,以製作地圖,因此很想跟他們做訪問。
理髮店前門分左右兩道門,左為男賓,右為女賓。老闆高先生為上海人,已經是第二代傳人,父親原來是上海開辦髮型店,於1959年申請來港,後來他繼承父業,一做就五十多年。可惜老闆年事已高,不常在港了,拒絕做訪問。雖然無緣做長訪問,但也想親自進入拍照片與師傅們聊一聊。
但大部分老師傅都在男賓部,我與攝影師(也是女生)無法內進,而且他們早已拒絕正面採訪。正當我們如何能找一個男性朋友去剪髮好讓我們藉機跟著進去時,竟然遇上朋友Tugo TUGO CHENG Photography 剛巧要去那裡剪髮!
膽粗粗跟著朋友內進,以拍攝朋友為名留在男賓部。原本看師傅們樣子都不太友善,但一談起上來,卻是出奇健談。師傅們都已經在這裡工作大半輩子,70多歲,仍然活潑像小孩,看見我們替他拍照顯得很開心,同事之前相互取笑「佢係明星黎嫁,上咗好多次電視嫁!」那位替朋友剪髮的師傅在旁笑得開懷。
師傅很熱情地分享了許多理髮店小知識給我們。
傳統理髮店與現在的理髮店到達有什麼分別呢?上海傳統理髮包括剃鬚,先剪後剃,然後再一次過吹乾。特別留意的是,客人坐的那張椅子,也大有來頭。除了日本製造,保證佳品,用了五十年都不壞外,還帶有按摩功能!另外,在上海僑冠內,大家可以見到所有師傅都穿著清一色白色襯衫,給人整潔之感。原來五十年代的上海理髮店,規定師傅們穿白襯衫、白外套加打上黑色領呔。正因為這份整潔,讓上海理髮在當時取代廣東式理髮。
見證著一個時代的理髮店,無論曾經再輝煌,也有結束的一天。但慶幸曾經有過談話的機會,留下過回憶也算不枉。只盼師傅們之後能過得安好,便好。
Photo Credits: Bertha Wang
//IG:walking_tr
I-Discover App 上海僑冠理髮公司